查看原文
其他

会议快讯 || 第12届文学伦理学批评国际学术研讨会首日主旨发言、圆桌会议与分论坛发言

秘书处 文学伦理学批评研究 2023-12-16

文学伦理学批评20年:

回顾与展望

第12届文学伦理学批评

国际学术研讨会

中国・武汉

2023年7月7-9日

2023年7月8日,“文学伦理学批评20年:回顾与展望——第12届文学伦理学批评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华中师范大学隆重开幕。本次会议由国际文学伦理学批评研究会、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和外国语学院以及《外国文学研究》杂志主办,浙江大学世界文学跨学科研究中心、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英语语言文化学院、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国文学文化研究院、湖北文学理论与批评研究中心协办。会议旨在回顾创建文学伦理学批评的20年历程,加强文学伦理学批评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建构,展望文学理论与批评的未来发展,进一步推动文学理论与批评研究的国际学术交流。会议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来自欧洲、美洲、亚洲、非洲和澳洲的数十位外国学者,以及来自国内200余所高校的700多名专家学者和青年学子共襄盛会,线上直播参会者逾7000人。会议分为大会主旨发言、圆桌会议和分论坛三大板块,与会者的发言精彩纷呈,共赴一场丰富的学术盛宴。

大会在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罗良功教授的主持下正式拉开序幕。华中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夏立新教授、国际文学伦理学批评研究会名誉会长Claude Rawson教授、华中师范大学教授苏晖教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聂珍钊教授分别致开幕辞。开幕式后,4位享誉国际的专家学者进行了大会主旨发言。

玛乔丽·帕洛夫教授发言

斯坦福大学人文学科荣誉教授,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美国哲学会和欧洲科学院院士玛乔丽·帕洛夫(Marjorie Perloff)教授从文学伦理学批评的角度解读了艾略特的诗歌《老年》(“Gerontion”)。帕洛夫教授指出,过去几十年里,公众对于这首诗中的反犹太主义倾向有诸多批评,其中以安东尼·朱利斯的《T.S.艾略特文学形式中的反犹太主义》为典型代表。但是,帕洛夫教授对此持有不同意见。她认为,朱利斯在他的著作中主要使用的方法是新批评,而她则试图使用文学伦理学批评方法,将这首诗歌放置在一定的社会历史语境下进行分析。从艾略特当时的社会历史语境来看,《老年》这首诗歌并非是反犹太主义的,而是指向一种内部的沉思,是关于一位老人,也就是诗人他自己的内心独白与困顿。


陈众议教授发言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西班牙皇家学院外籍院士、湖南师范大学特聘教授陈众议的发言题目为“聂珍钊教授与文学伦理学批评”。陈众议教授从理论创新与经典界定两个维度阐释了文学伦理学批评的学术贡献。一方面,他特别肯定了文学伦理学批评在中国理论话语体系中的开创性意义。他认为,在各种西方理论和方法充斥学苑之际,文学伦理学批评改变了形式主义制导的研究范式,彰显了中国思想资源中的理论激活力量。另一方面,他基于乡情、中文与审美伦理三个相互关联的面向探讨了中华民族的经典与伦理之间的紧密勾连。其中,他特别阐述了审美伦理的价值,指出与孔子的大同思想相反的是发达资本主义普遍奉行的帕雷托“二八率”,他强调后者所提倡的技术理性与资本至上论需要引起人类的警惕,学者们应保持审慎思考,创造性地继承与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

王宁教授发言

拉丁美洲科学院院士、欧洲人文和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专家、比较文学与文学理论研究专家王宁教授主要从伦理学的角度探讨ChatGPT等人工智能的兴起带给文学翻译的冲击和挑战。他认为,尽管人工智能的兴起在翻译实践中具有重要意义,但仍应捍卫文学作品人工翻译的合法性。人工智能对翻译人员生存空间的挤占、对文学创作者地位的替代都是违背人类基本伦理的,人类依靠理性和情感生存,即便在科技快速发展的“后人类”时代,机器也不能完全取代人类的角色和功能。在文学作品和理论的翻译实践中,人工智能难以胜任微妙情绪和意象的翻译。只有那些知识渊博、文学和审美文化高超的优秀译者才能把优秀的文学作品翻译成自己的母语。而康德、德里达等的理论几乎是不可译的,其微妙、有争议的深层含义无法在另一种语言中准确再现。因此,王宁教授呼吁正确地评估人工译者的劳动和作用,并呼吁翻译研究领域的“伦理转向”。


加林·提哈诺夫教授发言

英国伦敦大学玛丽女王学院比较文学系乔治·斯坦纳讲席教授、欧洲科学院院士、国际比较文学协会理论委员会荣誉主席加林·提哈诺夫(Galin Tihanov)的发言将“世界主义”分为“文化世界主义”和“政治世界主义”两种类型。前者就像赫尔德《诗歌中各族人民的声音》一样,代表着一种在平等对话中拥抱差异、包容特殊的人道主义;后者则起源于康德《永久和平论》中的世界政治观,更强调一种缩小甚至消弭差异的现代性。提哈诺夫列举了现代流亡作家和知识分子的两种经历,来呈现西方现代话语对流亡的两种基本叙述。一种认为流亡带来了非凡的创造力,另一种将流亡视为苦难和困境的根源。发言的最后,提哈诺夫借汉娜·阿仑特《我们难民》的演讲,重审了排除甚至迫害差异化群体的危害。他认为阿仑特对个体尊严的强调在今天依然是重要的。通过对世界主义和流亡两个关键词之间关系的分析,提哈诺夫重申了人性在全球主义中的重要性,提出了一种以关照人的尊严和尊重人类差异为核心的重要伦理倡导。

上午的大会主旨发言圆满结束后,当天下午分别召开了中英文两场别开生面的圆桌会议。


中文圆桌会议

第12届文学伦理学批评国际学术研讨会圆桌会议中文会场在华中师范大学南湖综合楼十楼10060会议室召开。聂珍钊教授、陈众议教授、陈建华教授、吴笛教授、刘建军教授、蒋承勇教授、罗国祥教授、王立新教授、董洪川教授、张杰教授、李伟昉教授、藤井省三教授、朴宰雨教授、潘碧华教授、潘碧丝教授、李俄宪教授与苏晖教授参与本场讨论,涂险峰教授担任主持人。

本次圆桌会议紧贴大会“文学伦理学批评20年:回顾与展望”的主题,以“文学伦理学批评之父”聂珍钊教授对文学伦理学批评发展20年来的回顾为开端。聂珍钊教授以“语言生成论”的理论建构为例,分享了自己的研究思路与理论体系的创建过程。他的回顾既从学理性的角度展现出文学伦理学批评产生的语境与理论根基,又感谢了理论发展过程中各位学者的参与与支持,体现出学术的深度与广度以及感情的真实与真挚。

与会专家在此基础上主要围绕三个方面展开讨论:第一,回顾自身如何与聂老师结缘并与文学伦理学批评产生对话,从文学与审美、文学与社会、文学与跨学科等多个角度切入,肯定了文学伦理学批评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探讨了文学伦理学批评当前面临的问题以及未来发展的方向;第二,以文学伦理学批评在日本、韩国与马来西亚等海外各国的传播情况,论述了文学伦理学批评的独特性与重要意义;第三,分享了自身在文学伦理学批评研究与教学中的心得体会与收获。

诸位学者在分享的过程中不断展开交流与对话,他们高屋建瓴、鞭辟入里的发言也启发了其他旁听学者。多位学者就自身对文学伦理学批评的认识分享感悟、交流心得。会议最后,涂险峰教授对本次讨论的内容进行了总结,指出文学伦理学批评具有本土性、创新性、体系性以及跨学科性。他强调了文学与科学的碰撞有助于启发人们重新理解文学伦理学批评与人类社会的关系,也对理解当下的诸多社会话题具有重要意义。


英文圆桌会议

第12届文学伦理学批评国际学术研讨会圆桌会议英文会场在华中师范大学南湖综合楼十一楼1182会议室召开。Galin Tihanov教授、Igor Shaytanov教授、Paul Patton教授、Maria Luisa Torres Reyes教授、Joyce L. Arriola教授、Marjorie Perloff教授、William Baker教授、Jüri Talvet教授、Youngmin Kim教授、Sandro Jung教授、Leona Toker教授、Ronald Schleifer教授、张爱平教授、王松林教授、杨革新教授、刘茂生教授、李正栓教授、田俊武教授、陈红薇教授、周敏教授和金冰教授分别在线上和线下参与了本场讨论,本场讨论由尚必武教授担任主持人。

在尚必武教授风趣幽默的主持串联下,本场圆桌讨论精彩纷呈。与会的专家学者们的讨论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第一,对文学伦理学批评理论二十年来发展历程进行了总结与讨论,并且展望了在跨学科背景下理论发展的进一步深化;第二,与会专家学者们从自身与文学伦理学批评的接触与认识的不同方式与经历出发,交流了文学伦理学批评在国内以及海外各国传播的广泛性及其深远的影响力;第三,与会专家学者们从自身研究视角和研究对象出发,讨论了各自在文学伦理学批评实践中进行的思考,涉及了戏剧研究、叙事学研究、18世纪文学研究、历史元小说研究以及道德哲学等领域;第四,讨论了文学伦理学批评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当代如何与科学结合的问题,就chatgpt等新近技术物引发的伦理思考,以及神经科学领域的新发展与脑文本的关联进行了探讨。

诸位国内外学者在诚挚的交流过程中,也引发了互相之间学术兴趣的交叉探索,这也反映出本场会议所展望的更多可能。与会专家学者们既肯定了文学伦理学批评自建立之初所立足的重视文学文本,深入本土传统,不断探索跨学科方向的品格,又深切关注在科技时代下文学伦理学批评的可能走向,对此进行了探索并提出建议。会议最后,Galin Tihanov教授对本次讨论的内容进行总结。他指出,在未来的时代,文学批评需要拥抱人工智能、电子科技,而文学伦理学批评就是一种适应时代、更具优势的方法论。它可以解决很多这个时代剧变中会遇到的伦理问题,尤其是人类、文学地位的变化等问题。他还指出,随着科技的发展,文本性质(textuality)的转变对文学研究也将产生深刻影响,文学伦理学批评未来会广泛延展并使用到各种不同文本的研究中。

圆桌会议进行的同时,600余位专家学者分45个小组论坛就相关议题展开学术探讨与交流。讨论议题涵盖“气候变化下的环境、文学与伦理”“戏剧中的伦理书写与共同体研究”“自由人文主义的形式-道德批评传统与文学伦理学批评”“英国小说叙事策略选择行为背后的伦理意识”“后现代文学伦理学批评理论与实践”“二战后英国文学的伦理诉求”“科幻作品中的机器人伦理”“文学空间研究与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伦理学批评与跨媒介、跨学科研究”“人工智能、科幻文学与后人类伦理”“文学伦理学批评的理论资源与对外传播研究”“文学伦理学批评与外国文学教育研究”“比较文学文化伦理学阐释”等,与会专家学者各抒己见,共同研讨。

分论坛1

气候变化下的环境、文学与伦理(一)

本论坛由上海师范大学陈红教授主持,南京林业大学韩启群教授评议。本组聚焦气候变化下的环境、文学与伦理,围绕气候变化、生态批评、环境和动物伦理等话题展开讨论。付玉群分析了美国印第安女诗人风欢乐的生态诗学中的风景、历史和性别;韩启群论述了作为本体论转向的新物质主义的核心假设和理论基石,并由此审视该理论思潮如何有效拓展和塑造新世纪以来的西方文学研究空间;黄剑探究了美国自然诗人布莱恩特的生态思想;廖衡聚焦于菲尔丁的作品中英国社会转型时期的乡村生活图景和田园伦理;刘锦丽通过解析盖恩斯《简·皮特曼小姐自传》中黑人艰苦的生活环境和追求自由之道;Maxime Philippe探讨了世界范围内红树林不容乐观的生存现状及其恢复和保护策略;宋天怡阐释了梭罗《瓦尔登湖》和《河上一周》中凸显的生物为中心的动物伦理观;谭莲香以图像小说《平如美棠:我俩的故事》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图文关系对多模态叙事文本英译的启示;汤越解读了韩裔美国作家李昌来的人类世小说《满潮之海》中的环境伦理;王庚楠从绘画主义、空间形式和叙事时间等方面讨论了弗兰克·诺里斯如何运用空间元素作为结构性手段来消解小说中的线性叙事;向符奕慧运用生态伦理学的批评方法分析了伊恩·麦克尤恩《水泥花园》中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与自身的异化;熊永祯阐释了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疯癫亚当三部曲”中的动物伦理;杨婉银和于韡航均从人类世的视角,探讨了莉莉·布鲁克·道尔顿《光海盗》中的气候危机以及人生抉择与救赎方式、气候小说中有关中国形象的两极化描述。

分论坛2

气候变化下的环境、文学与伦理

本论坛由浙江工商大学谢超副教授主持,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姜礼福副教授评议。本组聚焦气候变化下的环境、文学与伦理,对动物伦理、生态与环境伦理、人类世、自然观等问题展开了探讨。付文中探讨了罗斯金·邦德短篇小说《大山上的粉尘》《无处栖身的豹子》《树木的死亡》的生态伦理意识;高贤铭分析了丁尼生诗歌关注的化石资本、“深时”概念以及帝国主义扩张和资源掠夺等走出能源困境的方法;龚浩敏以《美人鱼》为例,说明科技资本符号控制的世界中的生态物种/种族伦理政治;姜礼福通过美国气候小说的中国书写,指出西方对历史潮流中不可阻挡的中国现代化进程的焦虑和矛盾心态;李玲阐释了《艰难时世》中人物的伦理身份、伦理观念的转变、空间书写之间的相互塑造,指出作品对生态问题的思考;鲁顺以爱尔兰诗人谢默斯·希尼的畜牧农耕诗为例,分析了农业现代化时代下的农事伦理关系;刘纬州研究了赫斯顿《他们眼望上苍》黑人伦理身份与南方自然景观之间复杂的动态关系;倪帆关注陈楸帆《荒潮》中的环境正义问题,指出乡痛症、“生态病”和全球化政治经济秩序“慢暴力”的联系;南宫梅芳分析了气候变化作为全球性生态环境危机的暴力内涵;谢超指出当代英美动物诗歌中的灭绝叙事召唤了关系式本体论为特点的多物种伦理观;杨嘉雯探讨了乔伊·威廉姆斯《速与死》自然书写下的自然伦理的道德困境;周玲分析了理查德·鲍尔斯《上层林冠》中植物叙事以及所蕴含的人类与生物携手共存的环境伦理;张姗姗研究了《荒原》诗中英国经济转型过程中的固体废弃物以及所包含的有机循环生态伦理观。

分论坛3

戏剧中的伦理书写与共同体研究

本论坛由贵州师范大学何林老师评议。本组聚焦戏剧中的伦理书写与共同体研究,围绕外国戏剧、外国戏剧理论或现象中的伦理问题或共同体问题展开。陈贻祥从文学伦理学批评角度解读了谢立丹的戏剧《批评家》,指出了这部戏剧包含的伦理价值;何林分析了叶芝的戏剧《骸骨之梦》,认为这部戏剧体现了情感、理性和选择的多重关系;黄永亮研究了王尔德戏剧《帕多瓦公爵夫人》中的复仇、爱情和伦理之间的纠缠;李靖从“白蛇传”的重写现象考察了中国现代初期的伦理环境;李顺鹏指出了米南德喜剧《古怪人》中三种伦理观与共同体构建的对应关系;马滢瑄认为索福克勒悲剧《安提戈涅》中,核心的“诅咒的末裔”的氏族伦理身份决定着安提戈涅的伦理选择;田艳分析了德国浪漫主义的戏剧革命及其共同体构想;王浩从文学伦理学批评的角度分析了萧伯纳戏剧《华伦夫人的职业》中的娼妓形象;吴兆凤讨论了科利奥兰纳斯参选罗马执政官的非正义性;徐晓蓓从与《哈姆雷特》的互文角度分析了莱辛戏剧《爱米丽亚》中爱米丽亚之死的问题;杨会敏解读了男权话语下《玩偶之家》中的女性形象;支运波分析了福柯对俄狄浦斯情结的重构;周沁寒分析了评剧《城邦恩仇》对跨文化伦理的重构;祝月灵分析了《会饮》中阿里斯托芬讲辞的伦理意义;左甜从文学伦理学批评角度分析了《浮士德博士的悲剧》。

分论坛4

自由人文主义的形式

道德批评传统与文学伦理学批评

本论坛由华中科技大学陈后亮教授主持兼评议。本组围绕自由人文主义的形式-道德批评传统与文学伦理学批评展开。陈后亮重新审视瑞恰慈的实用主义批评,指出其在追求科学化路径的同时,忽略了批评的社会功能及其道德责任;董旭分析了《法国中尉的女人》中萨拉的“包法利主义”与文本和读者互动中的阅读伦理;扶瑶关探讨了“鼠鼠文学”这一网络文学样式的伦理价值;付雨以阿加莎·克里斯蒂《东方快车谋杀案》和《无人生还》为研究对象,探究了私力救济的悖论;李威分析了马修·阿诺德强调文学的社会功用、促进社会融合的文化主义思想;刘子桐分析奥古斯特·威尔逊戏剧中的家庭伦理困境、个体成员的伦理选择;田诗琪指出白璧德的文学伦理学批评为文学批评的路径提供了一个范例;姚刚、明文斐分析了李翊云《柿子》中主人公老达从“软柿子”到“英雄”的蜕变,揭示了伦理身份和伦理环境对其伦理选择的影响;窈窕探讨了优素福-伊德里斯的小说《罪人》与《声誉事故》中的伦理批评,并对同一主题的不同结局进行了阐释;于航分析了霍桑《红字》中赫斯特的伦理身份与伦理选择的变化,从空间与伦理身份的关系来管窥不同的空间对伦理身份认知的影响;袁喆从海外汉学视域下对“三言”小说进行了伦理批评,突出明清小说中文学伦理元素之于文本存在的意义;訾越从费穆的艺术创作理念、剧作上演后的评论以及《秋海棠》百新本文本的分析,解读了戏剧中伦理秩序的构建与诗意审美风格的形成;夏晓柳分析了华兹华斯《迈克尔》中的意象与共同体书写,指出诗作勾勒出万物相连与共的美好图景。

分论坛5

英国小说叙事策略选择行为背后的伦理意识

本论坛由杭州师范大学陈礼珍教授主持,武汉大学艾士薇副教授评议。本论坛共有3位学者线下参会,7位学者线上参会,议题主要围绕英国小说叙事策略选择行为背后的伦理意识展开。其中,艾士薇副教授评介了巴迪欧对萨特《阿尔托纳的隐居者》中的真理伦理的探讨及其对自由伦理困境的回应。陈礼珍教授分析了狄更斯在《匹克威克外传》中对方言与连载形式的运用所体现的阅读伦理。陈欣主要运用隐性进程理论探寻麦克尤恩《赎罪》表层情节背后的多股隐性叙事暗流。董雅洁从叙事结构、叙述声音及叙述视角三个方面分析严歌苓的《白蛇》对女性话语权威的构建,但在某些方面仍体现出女性主义叙事的不彻底性。李杜揭示了石黑一雄《长日将尽》中主人公的记忆与身份背后蕴含的伦理价值取向。李正一分析了伊丽莎白·盖斯凯尔《克兰福德镇》中“家庭天使”的塑造及其对当时的社会所起到的道德教诲作用。潘伍豪探讨了叙事策略的选择对伦理效力的现实化所产生的影响。阮翔研究了叙述这一伦理实践中的伦理选择问题。思媛媛分析了《哈利·波特与火焰杯》中人物言语在伦理身份构建中的作用与其中的双重叙事进程。曾宪骏指出了丹尼尔·笛福《摩尔·弗兰德斯》中空间的变动与人的情感位置变动所蕴含的文学伦理学批评内涵。

分论坛6

后现代文学伦理学批评理论与实践

本论坛由中国人民大学陈世丹教授主持,山东大学罗贻荣教授评议。本组聚焦后现代文学伦理学批评理论与实践,围绕后现代文学的创作方法与叙事策略、后现代伦理思想与文学伦理学批评的融合展开。陈世丹高屋建瓴地探讨了后现代文学伦理学批评的理论意义与实践路径。陈钰冰关注《唐人街内部》的后现代创作技法的基础上,指出小说表现出尊重差异与包容他者的后现代伦理关怀;丁鹏飞探究了W.G.塞巴尔德《土星环》中事件性与施演性之间建立的共生关系,认为小说中大屠杀事件的言说是让历史真相不断“来临”的极限书写;何锦秀分析了E·L·多克特罗《大进军》中人物的伦理选择与不同的共同体之间的关系;黄淑菁讨论了电影《珀尔》的后现代创作技巧与他者伦理内涵;黄煜峰阐释了德勒兹论普鲁斯特《追忆》的哲学意义;李广博从大屠杀产生的条件与原因探究了鲍曼的为他者负责的后现代伦理思想;李希望以后现代的福柯文化—权力视角和聂珍钊的文学伦理学批评视角为例,阐释不同流派的文学理论对文学意义的影响;李小瑞分析了《尤利西斯》中青年艺术家的伦理困境;廖磊剖析了《拜占庭同情》中两位主人公的伦理选择动因及失败根源,并探索了解决她们伦理困境的方法;罗贻荣以文学伦理学批评为方法,研究了戴维·洛奇天主教小说的修辞手段与伦理对话之间的关系;乔梦运用文学伦理学批评方法分析了《葡萄园》的伦理困境、伦理选择、伦理身份以及其中反映的伦理启示;唐麟翔从生态女性主义视角指出《红字》是对人类中心主义和男权制的颠覆;张仕伟结合德勒兹对卡夫卡作品的解读阐发了德勒兹的后现代伦理学思想。        

分论坛7

二战后英国文学的伦理诉求

本论坛由湖南大学陈晞教授主持,兰州大学杜丽丽副教授评议。本组讨论聚焦于二战后英国文学的伦理诉求。柴橚、杨馥先探讨了马丁·艾米斯《金钱——绝命书》中的伦理批评;陈晞分析了菲利普·拉金诗歌中“流动性”的伦理内涵;程岩剖析了《水之乡》中的种种伦理困境,并进一步探究主人公伦理意识的建构过程;杜丽丽结合幽灵叙事和“他者”理论,分析了《从此以后》中创伤叙事的伦理维度;蒋秀碧、谢荣萍从叙事学角度出发,以碎片化叙事为切入点分析了《白天的房子,夜晚的房子》中的碎片化叙事艺术;李佳艺聚焦于《弗兰啃斯坦》中的身体书写和后人类伦理;李缘用文学伦理学批评理论分析了《阿姆斯特丹》中失序的伦理环境及其影响;龙吟式讨论了《别让我走》中的伦理反思;彭安琪分析了《新夏娃的激情》中女性身份的不完全解构;石荣探讨了《盲人》中的触觉道德;张敏探究了《金钱——绝命书》中的身体伦理叙事;薛思齐分析了《弗兰肯斯坦》中的伦理选择;张昕宜则分析了《重量》的嫁接策略及其后现代伦理。

分论坛8

科幻作品中的机器人伦理

本论坛由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程林副教授主持,澳门科技大学朱丛迁助理教授评议。本组聚焦于科幻作品中的机器人伦理议题,针对不同国别、不同媒介的科幻作品展开理论和批评研究。程林提出“日常科幻”的概念并进行了辨析,随后以近期机器人叙事为例,对其在未来想象文化中的重点、潜能与困境进行了探讨;杜婷婷认为英国科幻小说《我这样的机器》中的仿生人亚当的电子文本与脑文本的差异导致的伦理意识的缺失,反映出了机器人介入人类道德生活失败的局面;黄细兰针对国产科幻电影《流浪地球2》中的人工智能和数字生命的分析探讨了科技进步与伦理道德的互动机制;李家玲和王瑜的发言讨论了日本作家田沙耶香的推想小说中的“近未来”书写,借用“未来”而喻“当下”,批判了日本现代权力控制的主流话语对伦理的缔造和制约;李涛聚焦于美国科幻动画剧集《爱、死亡与机器人》,运用定量与定性分析的方法提取符号并对其进行权力符号的解读,从权力话语分析的维度进行描述性阐释与分析;李欣怡、杨晓旭和张梓钰对《克拉拉与太阳》展开研究,李欣怡侧重讨论其中的伦理向度与人类中心主义,杨晓旭侧重于人机共同体想象,张梓钰则对人工智能作为突破他者化的交往桥梁而展开了主体间性的研究;陶晓选择了《人工状况》及《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两个美国科幻文本来讨论其中的人性及主体伦理辩争;郑翠怡聚焦于德国文学中的智械叙事,探讨了其中从人性到去人性的变迁;朱丛迁以禅宗理论来理解人工智能时代机器人的世界观,并认为人类和机器人的世界藉此可以达至互融。主持人和评议人在评议互动交流的过程中,对科幻文学中的机器人伦理问题进行了拓展,并延伸到了对科幻文学研究以及外国文学研究的展望。

分论坛9

文学空间研究与文学伦理学批评

本论坛由浙江工商大学方英教授主持兼评议。空间和伦理都是人的存在和社会结构的基本纬度,两者具有紧密而复杂的关系。方英教授指出文学空间研究与文学伦理学批评互相借鉴和融合,生成新的问题、概念、视角和路径。张海榕指出詹姆斯•费尼莫•库柏在《领航人》中以显性的、发生在大西洋绿色海岸线的系列海战为叙事支点,以隐性的、塑造美国海洋命运共同体概念为历史使命,体现出库柏对共同体概念的哲思,使得小说成为审视美国争夺大西洋地缘政治版图的首部经典海洋文本;纪兰香分析了清末民初小说中的亚洲版图、地方特征及其伦理阐释;田颖从文学地理学的视角,探究詹姆斯·希尔顿《消失的地平线》中的香格里拉的地理政治与后殖民伦理;张志傲探讨了《土生子》的空间书写与伦理身份重构;周建冰基于列斐伏尔空间理论,解构《一间自己的房间》中所呈现的空间意象,阐释其隐喻的英国历史上男女两性之间写作的空间冲突,以此建构起空间的政治批判;陈婷婷以亨利·列斐伏尔的乡村空间理论为切入点,围绕工作和知识两个维度,探讨了《柏青哥》中作为劳动性别分工和知识权力关系载体的乡村空间;戴友情基于列斐伏尔空间理论分析了《一个男人的位置》中安妮·埃尔诺的阶层跨越;郝婷从乡村复魅与乡土空间重构两个维度讨论“70后”作家乡土小说中的空间书写;李萱源将塔利所提出的“文学绘图”论与文学伦理学批评相结合,分析了《心是孤独的猎手》中的伦理身份与空间焦虑;刘扬探讨了“空间转向-情境主义”之内在关联和外在影响;门诗尧分析了保罗·奥斯特《在地图结束的地方》中的自我游牧;聂施雨通过米歇尔·福柯的空间关系交互理论和理查德·桑内特的公共空间伦理教诲意图,分析了《大都会》中的空间与人物关系之间的相互映照及对后者伦理意识的影响;王铎分析了《乐观者的女儿》中的性别空间与女性流动。

分论坛10

文学伦理学批评与欧美现代主义文学

本论坛由浙江大学高奋教授主持和评议。本组聚焦文学伦理学批评与欧美现代主义文学,在文学伦理学批评视域下,对欧美现代主义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与身份、人物的选择与困境进行伦理解读,围绕现代人类的生存困境与前途命运进行伦理思考。黄舒婷从福柯的存在美学出发分析《奥兰多》中的自我伦理;高奋教授探讨了《到灯塔去》中所展现的20世纪初期英国社会中多种伦理选择的对抗和交融;龚岭杰聚焦欧茨《何去何从》中康妮在家庭与社会中面临的双重伦理困境;陈晓婷通过分析《公交售票员海恩斯》中的主人公海恩斯的遭遇,揭示了工人阶级艰难的伦理困境与伦理选择;黄月婷讨论了《太阳照常升起》中主人公们在战后美国社会中经历的以清教伦理为代表的伦理危机以及对新时代伦理秩序的反思与重建;姜岳斌教授分享了《天国篇》中阿奎那这一人物形象承载的但丁对中世纪末失掉基督教伦理支撑而崩溃的欧洲社会现实的伦理反思;李希梦讨论了《我弥留之际》中乡村与城镇这两个共同体之间的疏离与对峙;刘水青云运用孟子的“万物皆归于我”的伦理观点对照研究《达洛维夫人》中克莱丽莎的三阶段伦理选择;刘勇君从生态伦理批评视角观照《糜骨之壤》,探索作家面对生态伦理关怀与道德正义问题时的诗性智慧;吕以凡分析了《金色笔记》中以安娜为原型塑造的经济独立的新女性所面临的职业、两性、家庭的伦理困境及其伦理选择与自我伦理身份的建构;唐龙鑫从叙事伦理切入分析了《赎罪》的叙事策略与伦理内涵的呈现;王向红老师聚焦于《夜色温柔》主人公迪克的隐退探讨理性意志与传统价值对爵士乐时代逐梦青年的警示与指引;郑欣怡阐释了《A&P》中萨米的重重伦理困境。

分论坛11

中美科幻小说的共同体想象与科技伦理建构

本论坛由苏州科技大学郭雯副教授主持,湖南大学李云博士评议。本组聚焦中美科幻小说中的共同体想象与科技伦理建构,围绕科幻中的人机关系、后人类主体、共同体问题和科技伦理思考展开。韩一铭分析了《阿努比斯之门》中的伪装叙事,认为伪装通过掩盖“自我”从而实施“他者”行为;李云聚焦吉布森“蔓生三部曲”中的后人类叙事,分析共同体建构与死亡变异;黄亚菲讨论了《伽拉忒亚2.2》中的人机关系与人造人的身份认同问题;陈盖从生态叙事的角度分析《发条女孩》,讨论环境保护问题;单芊芊分析了《零伯爵》中主体在权力和自我之间的伦理困境,认为主体通过抵抗权力进行身份重构;章铭涵讨论了《火星来的人》中的共同体悖论;徐细燕运用文学伦理学批评理论,分析了《丑人儿》中的伦理困惑与伦理身份转变;摆璐璐梳理了民国科幻小说的发展史,从伦理视角分析“恶托邦”现象。傅娆探讨了《上层林冠》道德共同体中的个人身份危机与文化整体危机;黄晓琪讨论了《北京折叠》和《满潮之海》中的越界行为与技术恶托邦中的属下行动者;王青璐讨论了《羚羊与秧鸡》中对缺乏科技伦理约束的担忧与对构建生态共同体的思考;郭雯以《黑暗的左手》为例,讨论了厄休拉“埃库盟”系列小说中的道家思想与共同体想象。

分论坛12  

文学伦理学批评与跨媒介、跨学科研究(一)

本论坛由浙江大学何辉斌教授主持,华中师范大学杨建教授评议。本组以跨文化、跨媒介、跨学科、跨理论等多视角聚焦于多种文本中的伦理问题。陈勋探讨了微型小说的三类阅读方法和相应的阅读伦理。何辉斌聚焦于脑文本的神经机制及其与文学教诲意义的关系。李晨龙探索了电影《流浪地球2》中的“存在”命题哲思。罗理浩探索了文学伦理学批评与双重叙事进程的理论互鉴问题。陈春儿厘清了文学伦理学批评的跨学科属性。陈学礼探析了数媒社交下的文学伦理。郝炜思分析了电视剧《漫长的季节》中的代际身份危机和伦理选择。李沁怡从精神分析视角审视了小说《儿戏》中的仇恨犯罪伦理。刘佳从跨学科视域对王国维作为文学批评理论的“境界”概念进行考辨。刘帅探究了“非人类转向”的双重进路,并由此探索文学本体论的新方向。梅晴莉关注了玛丽安·摩尔《坎珀敦榆》语图叙事中的生态伦理。覃芷曼从听觉叙事视角出发分析《妻妾成群》中的家庭伦理。吴抒涵对《在巴黎大戏院》中的看电影行为进行精神分析。夏婷从文学与法律的跨学科视域探讨《四川好人》中的诗性正义。徐韶雪和史伟丽从伦理维度审视英剧《傲慢与偏见》中的达西形象。发言环节后,杨建教授进行中肯点评,何辉斌教授发起小组讨论环节,将会议推向高潮。

分论坛13

文学伦理学批评与跨媒介、跨学科研究(二)

本论坛由杭州师范大学欧荣教授主持,湖北大学王希翀评议。本组聚焦文学伦理学批评与跨媒介、跨学科研究,围绕电影、音乐等媒介中的伦理学因素展开。陈静探讨了后人类视域下当代科幻电影叙事的审美展望与伦理边界;李慷通过CiteSpace可视化工具探究了当前文学命运共同体的研究热点和趋势;李云竹分析了审美与伦理的互动;刘扬探讨了《童年往事》中的物性伦理建构;王希翀探讨了赫胥黎小说对于巴赫音乐伦理主题的理解及其对人类共同体意识的建构过程;欧荣考察了汉斯·伦德跨艺术媒介理论及其相关学术史;Usha和李银波解读了斯里兰卡电影史诗片中的英雄形象;温华研究了非虚构文学中的写作伦理与阅读伦理;巫志杰探讨了维利里奥电影中的“怜悯”;应旭杰解读了动画《平家物语》中的叙事伦理;芶佳分析了内嵌在伦理机变中的核心论辩话步。

分论坛14

非洲文学的伦理学批评

本论坛由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黄晖教授主持并评议。本组聚焦非洲文学作品中的伦理议题,围绕伦理身份、伦理选择和作品中蕴含的伦理观念等问题展开讨论。陈虹霏探讨了因方特《三只忧伤的老虎》中对另一位作家卡彭特尔《追击》的戏仿,尝试分析前者强调“古巴性”的创作观念;陈祎满探究了恩古吉代表作《乌鸦魔法师》中的复调性别书写以及如何通过乌托邦式的性别表述来实现反殖民的叙述目的;黄夏围绕古尔纳的《砾石心》中的创伤叙事与伦理身份重构问题,挖掘出这部作品中深刻的伦理意义与人文关怀;刘翔从跨媒介的研究视角入手,探究了两款热销游戏中的南非原住民的刻板印象与殖民印记;刘铮儒阐释了《最后的礼物》中人物的伦理身份建构问题;木羽解读了《火车司机》一书中的白人罪感问题,剖析了作者富加德为当代南非社会设想的种族和解之路;王柯然探究了库切《福》对经典文本《鲁滨逊漂流记》的改写及其体现出的伦理关怀;魏晓涵分析了古尔纳《海边》中的记忆叙事策略中传达出的伦理意蕴;闫鑫磊以伦理秩序为关键词,探究了古尔纳《天堂》中东非商业贸易图景中的伦理失序问题;袁明清重点分析了肯尼亚文学中的环境伦理问题。

分论坛15

维多利亚小说与文学伦理学批评

本论坛对外经贸大学金冰教授主持,南京师范大学陈瑞红副教授评议。本组聚焦维多利亚小说与文学伦理学批评,对维多利亚小说中多样化的伦理向度展开论述,既有聚焦于某部特定小说的伦理主题与叙事的阐发,也有围绕维多利亚小说创作与发展的特定伦理环境和伦理语境展开的讨论。陈瑞红分析了英国19世纪中世纪主义思潮与中世纪主义者思想和诉求体现的现代工业资本主义体制发展出的自我批判;王晓惠挖掘《时光机器》的伦理价值,深度阐释《时光机器》的伦理预警;杨旭指出在精神与物质、进步与保守的张力下,丁尼生在《莫德》中体现了其独特的生态伦理观念;付春明借助生态伦理学分析狄更斯《双城记》,对狄更斯生态伦理发展观念进行阐发;金辉应用女同性恋女性主义理论,解读了当代历史小说家萨拉·沃特斯创作的新维多利亚小说和新四十年代小说中的女性赋权;王丽论述了《还乡》中游苔莎的三重伦理困境;刘晓谕借助《呼啸山庄》与侦探小说的互文性因子,从主要角色人生进程中自身所承受的伦理变形中推理出小说中罪到恶的伦理衍变;司文畅具体说明了《占有》中诠释学意义上的主体间性作为女性历史经验和生存经验的主要传递机制;王亚尼从文学伦理学入手分析了《看得见风景的房间》中露西“日渐发育完善的心”;杨宏铭说明了《远大前程》中的个人卫生书写呈现的维多利亚时期的伦理想象和伦理结构;杨俊婷分析了《亚瑟与乔治》中的新维多利亚传记小说叙事与种族歧视;刘小姣透过《罂粟海》中流动的伦理环境的重要催化作用,分析了主人公尼尔的伦理身份嬗变;周诗羽以《欢乐之家》和《国家风俗》为例具体说明了伊迪斯·华顿的纽约城市景观书写。

分论坛16

人工智能、科幻文学与后人类伦理(一)

本论坛由华中师范大学黎杨全教授主持,贵州民族大学鲍远福副教授评议。本论坛聚焦于人工智能、科幻文学与后人类伦理进行讨论。鲍远福探讨了中国网络科幻小说中的神话书写与伦理叙事,及其迥异于传统科幻文学的审美价值与思想韵味;裴幸子认为基特勒的媒介思想超越了以人的身体为中心的人文主义传统,强调媒介技术物质性;王昕彤分析了中国科幻小说对后人类身体、记忆、情感的独特思考,认为其解构了后人类身份认同的核心特征;汪希从“生物科技的政治后果”“人之为人的本性”,以及处理对策三个角度解读了福山的后人类伦理思想;胡悠鱼、李雯解析了《克拉拉与太阳》中的后人类伦理,胡悠鱼回答了小说为何要将机器奴隶美化为人工朋友这一问题,李雯从反乌托邦角度对其中的科技伦理进行反思;韩利敏分析了长篇小说《奥兰多》,认为奥兰多完成生命的重构,彰显后人类纪现实与虚拟的交融、物质与情感的交互以及主体和他者的合一;李海识探讨了《加尔各答染色体》中的伦理困境与民族危机,详细阐发小说人物从科学家转化为科学人面临的不同伦理环境、身份与选择;刘亦茹从文学伦理学批评的角度,分析了小说《云图》中的六段故事共指的“反抗与解放”主题;汤舒雯在后伦理时代的人际关系视域下,解析了《我这样的机器人》中的伦理选择与伦理智慧;王一涵从环境、身份与选择三个角度出发,谈论了《神经漫游者》中赛博形塑的伦理维度;周颖以文学伦理学批评方法解析了《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中的伦理警示。

分论坛17

人工智能、科幻文学与后人类伦理(二)

本论坛由浙江大学隋红升教授主持,河北师范大学王素英教授评议。本组围绕人工智能、科幻文学中的人机关系、科技哲思和后人类伦理展开。蔡丽芹借用叙事伦理学理论探讨了《弗兰肯斯坦》中种族平等观;陈思颖分析了石黑一雄科幻小说中的后人类危机叙事以及伦理挑战;蓝陈泓分别分析了《克拉拉与太阳》中的生态伦理危机、阶级伦理危机和身份伦理危机;李宁探索了富尔科·舍瓦利耶《隐形共生》中人与人工智能的新型关系和科技伦理问题;邱琳通过剖析《神经漫游者》中的后人类身体书写,挖掘作者对科技理性与科技伦理的思考;沈靖雯探析了《少数派报告》中蕴含的科技伦理因子;石赛依从文学伦理学批评的角度考察《软件体的生命周期》,解读人类社会科技发展的背后所反映出的人机伦理关系和伦理困境;隋红升以文学中的性别议题为例,探究文学伦理学批评中的核心概念在性别议题研究中的理论价值;王佳鑫围绕中美科幻小说中新兴生物技术问题进行生命伦理反思;王素英探析了珍妮特·温特森《弗兰啃斯坦》中人机共在之爱的生命共同体话题;张安然围绕“重构现实”与“现实再述”两种景观对中国网络赛博朋克小说进行后人类伦理研究;赵雪分析了德米特里《地铁三部曲》的废土想象和末日寓言书写。

分论坛18

人工智能、科幻文学与后人类伦理(三)

本论坛由江南大学讲师吕洪波老师主持,华中师范大学讲师蒋文颖老师评议。本组聚焦人工智能、科幻文学与后人类伦理,围绕后人类语境下主体的伦理关系与伦理选择,以及身体、情感、脑文本等主题展开讨论。阿力更、盛莉均以《三体》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阿力更老师分析了《三体》中的伦理选择,探究伦理因素在科幻小说中的重要角色;盛莉老师从文学伦理学批评视角出发,认为小说中提到的“宇宙意识”表达了一种对于宇宙中万物相连的伦理认知。曹海峰、聂志欣的发言均与“共同体”主题相关联。曹海峰认为信息技术的崛起使具身性的错觉世界被控制论模式创造的错觉世界所取代,这是当代共同体建构不得不回应的问题;聂志欣则从特德·姜《软件体的生命周期》的文本现实出发,认为小说呈现了一种以爱为纽带的乌托邦式人机共同体;高放、袁学敏、朱世雄的研究围绕石黑一雄的科幻作品展开。高放探究了《千万别让我走》中的情感政治,认为作者将情感潜流纳入权力机制网络,拷问了对人类中心主义;袁学敏老师与朱世雄老师从多个维度解读了《克拉拉与太阳》,以揭示雷蒙•威廉斯文化唯物主义视角下该小说的时代意义。何榴则从后殖民主义批评视角切入对赛博空间的考察,认为赛博空间为东方进行了赋权并可对西方文化霸权形成解构;李佳从分析科幻作品中多种伦理问题入手,探寻人类自我认知的根源,深入挖掘理性思维对人类未来发展的作用;李莎总结了电子游戏中的两类场景切换方式,认为其增强了玩家的具身体验、使得交互性更为具象化,从叙事层面改变了玩家“玩”游戏的方式以及冒险体验;李钰老师以《曙光号》中对AR技术的运用为聚焦,探究了后人类时代以AR为代表的科学技术的伦理价值;刘慧慧老师对刘慈欣短篇科幻小说中具有创造性和时代意义的矛盾伦理观进行了深入的阐释分析;吕洪波老师从图画书的创作与阅读角度分析了此过程中脑文本生成,认为这是文学创作与文学接受的根本以及文学对儿童进行伦理启蒙的基本原理;周天玥从文学伦理学的角度解读了《玛蒂尔达》,认为玛蒂尔达从伦理矇昧回归了对伦理禁忌的遵守,揭示了小说伦理价值。

分论坛19

英语诗歌与文学伦理学批评

本论坛由广州大学黎志敏教授主持,中南民族大学刘永清副教授评议。本组聚焦英语诗歌中的伦理问题,围绕生态、儿童、诗学、性别、宗教等多个角度展开。韩芸泽探讨了彭斯诗歌中的生态伦理观;季莹莹分析了布莱克诗集《天真与经验之歌》中儿童所面临的伦理冲突;李想从救赎选择与斯芬克斯因子的视角着手分析了艾略特《空心人》中的伦理教诲;刘永清分析了诗人罗伯特·勃莱建构“幽居诗人”身份的来龙去脉;刘致心以艾略特笔下的男性为例,探讨了女权主义对男性身份带来的冲击;马圆圆聚焦于马修·阿诺德《吉普赛学者》中的吉普赛精神,阐述了“希腊精神”的重要性;王子珂分析了卡洛琳·凯瑟诗歌中所内含的生态伦理反思;薛静从植物诗学的角度分析了格丽克诗集《野鸢尾》中的伦理冲突;殷书林聚焦于希尼的《挽歌》,探讨了诗中体现的伦理关切;张冲以奥登与麦克迪尔米德为例,研究了北欧文学在建构20世纪英国诗歌的“现代性”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张锦鹏从诗评家海伦·文德勒的“看不见的倾听者”的视角入手,分析了格丽克诗集《野鸢尾》中的亲密伦理;张悦探讨了格丽克诗歌中人与自身、与他人、与自然关系的伦理维度;黎志敏从伦理选择的角度研究了诗歌中的“情-理”问题;林辰从比较宗教学的角度探讨了佛教思想在艾略特思想体系中的位置。

分论坛20

非人类叙事与文学伦理学批评

本论坛由华中农业大学李敏锐副教授主持,广州大学张谡教授评议。本组聚焦非人类叙事与文学伦理学批评,讨论非人类、非自然叙事作品中的伦理价值和伦理意义以及相关伦理问题。高佳睿以记忆书写为切入点挖掘《白牙》中少数族裔移民后裔的伦理困境;高添探讨了古尔纳《天堂》中的空间建构和伦理表达;张谡揭示了海登·怀特历史诗学理论及话语转义机制的伦理轴心意义;李敏锐关注了哈桑·布拉希姆短篇小说中的非自然叙事特质及伦理启迪;曹军以石黑一雄的小说为例,针对身体和生命等因素探讨了非人类叙事中的伦理关切;戴思晴以自然化解读策略分析了大卫·米切尔《云图》的非自然性和伦理意涵;李盛冉探析了《一桶白葡萄酒》中的不可靠叙事及其伦理教诲意义;王晴从情感认知的视角挖掘《缪斯的悲剧》对二元对立思维的解构和反拨;王湘云通过女性双重身份的探讨了《欢乐之家》中消费文化引发的伦理危机;武佳杰讨论《我是真的热爱你》中的伦理困境;张奕凡探讨了理查德·鲍尔斯《树语》中的非人类音景叙事及生态伦理问题。

分论坛21

文学伦理学批评的理论资源与对外传播研究

本论坛由武汉理工大学李银波教授主持,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李晶副教授评议。本组聚焦文学伦理学批评的理论资源与对外传播研究,围绕理论资源、西方批评家伦理思想以及对外传播研究展开讨论。陈芬介绍了努斯鲍姆的“激情论”,并将其与文学伦理学批评的情感术语加以比较;韩存远聚焦于“解构主义伦理批评”的理论张力及其本土镜鉴;李晶将伦理选择理论与社会学结合,阐释了老年伦理之长者智慧;熊卉探讨了亚当·纽顿他者伦理视域下的文化共同体意识;苏学林对“契约伦理”进行了溯源与阐释;王璐以伊里加蕾的性别差异伦理观为中心,讨论了当代法国性别伦理批评中的身体物质论及其启示;杨丹对比分析了文学伦理学与道德批评;段波分析了19世纪浪漫主义作家的伦理思想;刘棋文、张林轩分别探讨了伊格尔顿和巴迪欧的伦理思想;李银波讨论了2015 年中国学术对外传播的“文学伦理学批评潮”;张会梅分别介绍了文学伦理学批评在斯洛文尼亚与爱沙尼亚的传播和在韩国的传播与接受。

分论坛22

文学伦理学批评与现代归家研究

本论坛由华南理工大学李昀教授主持,青岛农业大学聂庆娟教授评议。本组聚焦文学伦理学批评与现代归家研究,围绕现代失家和归家问题以及其中的伦理呈现、伦理选择、伦理立场等思考展开。巴玉倩分析了莫言小说中女性情欲书写与传统伦理之间的关系;雷明丽通过可视化分析呈现出日本学界中文教育研究近20年整体样貌;李鑫以鲁迅文本中的解构、挖掘和拿来为切入点归纳总结出鲁迅作品中所探寻的“如何塑造现代人伦理观”的方法;李昀探讨了古纳在《多蒂》中通过把中国式大同理想融入记忆间性构建以此对抗西方现代性造成的异化和失家问题的文化愿景;聂庆娟从文学伦理学批评角度对凯瑟创作中的饮食书写进行伦理观照并分析了其中蕴含的伦理属性和建构功能以及共同体想象;唐建南从生态批评视角对比分析《在路上》与《路》中两种截然不同的能源叙事及其生态伦理价值;王淑艳从文学伦理学批评出发多视角解读《社戏》中的多重伦理内涵;王婉楹分析了《圆屋》中呈现的三种性别伦理建构及隐含其中的种族身份和女性身份亟待确认与构建的愿景;邢瑞桐通过对文学伦理学批评中的“理性”进行研究揭示了其在文学研究中的重要性和局限性;杨婕探究了林玉玲诗歌中多重家园的指涉和世界关怀的视野;张松建在跨文类阅读的基础上以韩萌为个案进而研讨归侨群体的家国想象之起伏变化的踪迹;张言对比分析《三体》英译本和日译本并探讨高低语境对翻译方法产生的影响;庄新源运用文学伦理学批评理论比较研究《俄狄浦斯王》和《雷雨》中人物悲剧性的异同点。

分论坛23

英美族裔文学的伦理学批评(一)

本论坛由华中师范大学刘兮颖教授主持,武汉科技大学李金云教授评议。本组聚焦于英美少数族裔的作家作品,探讨了作品中的叙事伦理、记忆伦理等伦理问题,同时围绕作品人物的伦理身份、伦理选择、伦理困境与伦理建构等维度展开。邓以南探讨了莫里森《所罗门之歌》中对黑人传统和西方经典进行双重借鉴和改写这一叙事伦理;郭丹阳关注了索尔·贝娄《贝拉罗莎暗道》中的叙述可靠性与记忆伦理;胡星怡以山姆·谢泼德的《地狱之神》为例呈现了后9·11时代美国全社会性的反暴力思潮以及抵御暴力循环的伦理反思;李金云围绕保罗·奥斯特《布鲁克林的荒唐事》中主人公内森的生活经历展示并批判了多种极端的伦理选择与暴行,并以伦理选择的他者化作为解决争端的有效方法;刘晨茜认为本·杰伦《腐败者》中的疾病意象隐喻了腐败国家的伦理混乱,指出作品肯定了反抗腐败的斗争精神;刘兮颖重点关注了20世纪美国犹太文学中的流散共同体,认为其展示了犹太族群在伦理秩序建构过程中面临的伦理身份困惑、代际伦理关系的焦虑及其无法挣脱的悖谬处境,凸显了其艰辛历程;张燕则从微观角度出发,认为《更多的人死于心碎》表达了贝娄式的伦理思考与共同体想象;王诗语探讨了《野草在歌唱》中隐含作者在人物塑造和伦理思考方面的颠覆性,挖掘了伦理悲剧中蕴含的道德探索;赵艺瞳揭示了《一匹马走进酒吧》中大屠杀作为民族浩劫与集体记忆在当代以色列民族认同建构过程中的非凡意义;韩慧和张爱文都以扎迪·史密斯《摇摆时光》为例,前者分析了人物面临的伦理困境以及做出的伦理选择;后者则通过分析人物的伦理困境引出对欧非关系的思考;李欣玲、李知怡、鲜鸿君都聚焦于作品中人物的伦理选择,分析了《修配工》、《背叛》以及《入选者》中人物的伦理身份及其做出的伦理选择,认为其实现了自我伦理身份的重构和完善。

分论坛24

英美族裔文学的伦理学批评(二)

本论坛由闽南师范大学王羽青副教授主持,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高莉敏副教授评议。本组聚焦英美少数族裔的作家作品,围绕其中与身份、叙事、共同体相关的伦理问题展开讨论。程春兰和邓慧对霍桑《红字》中海斯特·白兰的伦理身份进行反思;高莉敏通过分析英格兰德的三篇短篇小说,从情感、认知与道德三个层面阐发对共情的理解;侯贝妮从伦理的视角出发,分析《同情者》中越南难民在美国面临的问题与小说的伦理价值;姜艳探讨了美国非裔诗人罗伯特·海登诗歌中的沉默与伦理身份的建构;李璇卿探讨了《鬼作家》中的“父与子”关系及其伦理冲突与超越;潘清秋分析了《斩首之邀》中的艺术道德观;逄玥则对希尔科的小说《典仪》中共同体思想进行解读;祁岩通过分析《贝拉罗莎暗道》和《拉维尔斯坦》探究贝娄的创伤叙事与民族性建构;王羽青在文学伦理学视阈下探讨《纸天使》中女性共同体叙事;吴菲探究了玛琳娜·柳薇卡移民小说中的伦理错位与伦理选择;杨艺佳讨论了《赵氏家族》中的弑父主题;左燕茹分析了薇拉·凯瑟作品中的伦理关系和精神伦理内涵。

分论坛25

文学伦理学批评视阈下的

流动性、生态与空间研究

本论坛由南开大学刘英教授主持,西南大学郭方云教授评议。本组聚焦文学伦理学批评视阈下的流动性、生态以及空间问题。郭方云老师探讨了斯宾塞《仙后》中节制伦理与宗教地图学下的时代议题;东北农业大学的李莉老师以生态伦理学为理论基础解读莫厄特的生态伦理思想;华中农业大学的李莉老师探讨了巴克《重生》三部曲中的性别伦理叙事;倪一笑则从伦理角度挖掘石黑一雄《克拉拉与太阳》中的生态问题;刘静老师运用生态伦理思想挖掘了尤瑟纳尔《默默无闻的人》中蕴含的生态伦理意识;石雨晨老师分析了马歇尔《渔夫之王》中的跨国流动与伦理选择;王阳阳剖析了《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的流浪书写与伦理建构;魏小涵解读了《复合污染》里人与自然关系中的身份定位与伦理选择;魏宇探讨了《鸽灾》中风景、记忆流动历程中伦理身份的建构;张月利用生态伦理学的批评方法挖掘罗伊小说中传统与现代的矛盾问题;赵静于空间政治中论述《哈克贝利·芬历险记》中的伦理选择;朱新竹分析气候小说中人类在家庭空间里做出的伦理选择。

分论坛26

自然选择·伦理选择·科学选择:

文学伦理学批评基本理论探讨与术语辨析

本论坛由浙江大学副研究员任洁老师主持,由重庆师范大学费小平教授评议。本组围绕文学伦理学批评基本理论探讨与术语辨析展开。边文君探讨了当代英美伦理批评与反伦理批评之争,并将其与文学伦理学批评进行比较与互鉴;潮莉对文学伦理学批评中的斯芬克斯因子系列术语做出了哲学溯源与阐释;费小平指出文学伦理学批评的基本理论均浸润着浓郁的马克思主义文艺伦理思想,并在此基础上展开对两者关系的论述;冯原阐述了莱姆科幻想象的推演及其启示;韩承延从文学伦理学批评的角度来分析了科幻小说《羚羊与秧鸡》“自然”事物与“非自然”事物的界限,并给予新的定义;侯冬梅分析了池泽夏树《嘉手纳》中的多元文化杂糅的冲绳空间,及其为后现代社会伦理建构提供文学视角的借鉴;贾宇萍和苗勇刚以乱伦、伦理混乱、伦理丧失、伦理选择、伦理回归为论证关键词,着重剖析英国作家A.S.拜厄特长篇小说《孩子们的书》中的家庭伦理;卢冰以伦理困境、伦理选择为出发点,分析了古尔纳《最后的礼物》中的身体瘫痪与失语中的精神隐喻;马昊煜从文学伦理学批评的角度解读了小说《小花旦》;任洁阐述了跨学科研究与文学伦理学批评话语体系构建;宋歌分析了小说《诚惶诚恐》中女主人公阿梅丽的伦理选择与身份建构;汤轶丽探讨了朱利安·巴恩斯的历史书写及其伦理意识;王臻以伦理身份与伦理选择为切入点,分析了欧·亨利短篇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杨晓莎着重探讨科幻小说《2001:太空漫游》中的科学选择与身份认同;赵洪素对伍尔夫《达洛维夫人》中的伦理思想做出了新的解读。

分论坛27

文学世界主义与文学伦理学

本论坛由清华大学生安锋教授主持,上海交通大学邹理副教授评议。本组聚焦文学世界主义与文学伦理学,围绕世界主义下的跨文化交流、文学伦理学与共同体等问题展开。陈海燕在总体文学观至世界文学观的演进中分析了德国19世纪具有超民族性的大文学观;陈兰薰着眼跨文化视野与现代意识,探讨了海涅文论中的伦理智慧;程彦钧用文学伦理学批评理论解读了《海上扁舟》中加油工之死的伦理隐喻及伦理价值;杜翠琴探析了《三角洲婚礼》中女性被边缘化现象及其社会根源;李莲从生命共同体角度,剖析了《蓝色的海豚岛》中人与动物的关系及儿童伦理价值观的构建;聂韬、唐杨、王周璐重点关注中国古代伦理思想,分别探究了中西互鉴视域下墨家伦理思想中“利”与“天”、先秦诸子辩“法”的当代启示及英译《论语》的不同研究进路;齐心分析了奥索菲桑戏剧《艾苏和流浪歌手》中的伦理选择与共同体书写;生安锋以文学世界主义视角深入探讨了外国文学中的“他者”伦理问题;王元江以西尔维娅·比奇《莎士比亚书店》及书信集为本,分析了其中美国女作家跨国文学共同体;辛月研究了霍米·巴巴的模拟策略及其现实意义;邹理将新世纪美国的世界文学思潮置于全球反体系运动语境中,探讨了美国文学批评界与社会现实之间的勾连和互动路径。

分论坛28

文学中的关联性思维、伦理关系

与全人类共同价值

本论坛由信息工程大学石平萍教授主持,上海外国语大学陈广兴副研究员评议。本组聚焦于全人类共同价值,围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伦理基础和文化共识展开。陈广兴从希利斯·米勒对不同小说中的共同体的研究出发,通过关注文本细节的“修辞性阅读”而解释小说如何在对(非)共同体的呈现中发挥改善世界的施为性功能;戴安妮通过对《在美国》中玛琳娜家庭变迁的分析,探讨到桑塔格对不同家庭模式、不同伦理关系的批判;刘翠翠借助“物转向”相关理论,结合霍米巴巴的后殖民理论视角,从《克洛弗》与《她自己的地方》中的饮食活动和有关农作物的经济行为入手,探究作家的食物与农作物书写中所聚合的多重意义;王喆从索尔·贝娄中前期小说中探讨作家对犹太伦理的认知与呈现,认为贝娄在这些作品中讴歌了犹太伦理所创造的真善美,这对当下所有人都值得关注和长期思考;王玲通过解析玛格丽特·阿特伍德《使女的故事》中的记忆叙事,探究了在记忆和遗忘之间的伦理选择,揭示了记忆在道德伦理评判中的伦理功能;王晓格以西方经典瘟疫文学作品《十日谈》、《瘟疫年纪事》和《鼠疫》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作品中不同时代背景下所塑造的各种共同体范型,揭示了在世界范围内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可能性;武月明从文化记忆的理论视角讨论了多克托罗《大进军》,通过分析战争中的不同经历以及对战争的不同记忆,揭示了记忆共同体对于民族国家整体性的重要意义;谢恺晴通过聚焦玛格丽特·阿特伍德《使女的故事》中的仪式行为,阐述了该小说中的绝望叙事是以无意识仪式为基础,反对意识形态对女性他者的隐秘规训及统治,以期为普遍性规范下的女性打破仪式的日常话语提供更多叙事空间;张小平探讨了混沌理论与关联性思维有助于重新审视和认识万物互联的后现代主义世界,为探讨当代美国文学提供了新一重的伦理关怀,也有利于促进文学批评中国话语的重建;周文静分析了托马斯·品钦《致命尖端》中人口和资本的流动阶段与互联网数字控制下的固态阶段,揭示了这对辩证关联组合的混沌性。

分论坛29

文学伦理学批评与文明交流互鉴(一)

本论坛由华中科技大学谭渊教授主持,青岛大学王薇副教授评议。本组聚焦文学伦理学批评与文明交流互鉴,围绕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异域形象的传播与流通展开。冯叶探讨了蒙古地区民间故事日语绘本在日本的传播和接受情况;顾王洁将叙事学与文学伦理学结合,分析了《五星豪门》中菲比的成长叙事和伦理建构;郭紫薇通过三部作品管窥著名马来女作家哈菲莎·依莎哈尼德的马来西亚族群关系书写;金淑琴以《鸽子起飞》和《我从哪里来》为例,对比讨论了当代德语移民小说的受害者叙事;阮黄慧英结合文化学批评,进行了山飒《裸琴》小说中的伦理价值研究;谭渊聚焦于德国诗人普费弗尔的一系列叙事诗作品,分析了18世纪德语诗歌中的中国孝道故事;王薇探讨了美国“9·11”小说中的“他-我”伦理,揭示了“9·11”文学的警醒和教诲价值;姚婷婷则从符号伦理学的观点切入翻译伦理研究,关注翻译的主体性问题;伊珂晖结合女性主义批评的视角分析了花木兰的前世今生和伦理选择;张修齐进行了伊丽莎白时代英国戏剧中的中国人形象研究;赵欢考察了《小阳春》的中产阶级道德伦理书写。

分论坛30

文学伦理学批评与文明互鉴(二)

本论坛由电子科技大学邹涛教授主持,郑州大学梅启波教授评议。本组围绕文学伦理学批评与文明互鉴主题展开讨论。庄佩娜、翁思琪从健康、精神和死亡三个角度对比了庄子与柏拉图身体观的相似性;梅启波探讨了拉辛对《费德尔》伦理改造背后暗含的现代启蒙追求;邹涛认为阿尔玛小说《决译者》将非洲共通语梦想演绎为可能的行动并具有共同体诗学特征;徐洋分析了中西跨国恋作品中所隐喻的性别成见与身份镜鉴;袁毅敏从言语行为视角分析了《酸甜》中人物的疏离心理;崔海妍探讨了伍尔夫晚期小说所展现的家庭伦理失序和个体伦理困境;周芸芳探析了《新青年》与《细察》对传统道德价值诉求的差异与变化;王贤君讨论了《扶桑游记》的日本形象何以影响晚清中国的自我反观与重塑;晏红借《骆驼祥子》分析了特定时期中国人的现代伦理困境;付品晶分析了凯斯特纳儿童小说中少年英雄形象形成的渊源;张娜、卢丽文分别讨论了《种花种菜种春风》的生态思想和《恶潮》中的矛盾伦理观;梁振英、徐玮苡分别分析了《最后的礼物》中的流散身份困境和《奥西里斯崛起》中的非洲文化复兴。

分论坛31

文学伦理学与英国旅行文学研究

本论坛由西北工业大学赵飒飒老师主持,云南师范大学谢梅老师评议。本组聚焦英国旅行文学中的伦理书写,从文学伦理学批评的视域去解读英美旅行文学作品,关注作品中的伦理困境与伦理选择等问题。何习尧探讨了斯威夫特的理性观,分析了直觉理性和推理理性在《格列佛游记》中的寓言式呈现;裴蓓分析了英国珠峰探险文学中的“空气之争”,指出这场争论的本质是体育伦理与帝国知识生产的博弈;陶世龙分析了《大学后的漂泊》中主人公的身份焦虑与伦理选择;王婧苏探讨了新世纪英美旅华游记中对中国精神空间的凝视与想象;谢梅分析了奥威尔作品中的灾难叙事以及灾难叙事中团结对于人类的启示;张锦分析了《木马赢家》中的伦理困境与伦理选择以及悲剧成因,探讨了其现实启示;周丽秋分析了《凝视太阳》中巴恩斯对英国女性在社会性别规范下成长所面临的伦理困境的书写,探讨了作品中的性别伦理重构;赵飒飒探讨了英国早期旅行写作的叙事伦理,指出了启蒙运动之后旅行写作由外转内的转向。

分论坛32

俄罗斯文学伦理学批评

      本论坛由华中师范大学教授王树福主持,大连外国语大学教授李雪梅评议。本组聚焦于俄罗斯文学的伦理学批评。李雪梅从景观的视角出发,探索小说《蓝鸥》中本土裔人艺术思想的流动;卢思佳从“自然文本”的维度,探索肖诺霍夫《静静的顿河》的翻译路径;马翔借助当代空间理论对小说《复活》的空间之维进行分解与重构;舒静雯运用文学伦理学批评方法探析《卡拉马佐夫兄弟》中梦的书写;唐稳君对文学伦理学批评在俄语国家和地区的译介与传播研究进行了评述;王安分析了布尔加科夫《大师和玛格丽特》中不同脑文本对“大师”身份建构的功能;王树福对俄罗斯文学伦理的内涵构成与四大主要特征进行了阐释;张芳丽探讨了叶赛宁长诗《黑影人》中的特定叙事空间和多重伦理困境;刘琬从比利时女性哲学家伊利格瑞的理论出发对默多克《大海,大海》进行解读。

分论坛33

疾病文学的医学伦理学研究

本论坛由南方医科大学王中强教授主持,南华大学蒋天平教授评议。本组主要聚焦于疾病文学、医疗想象、伦理思考与选择等话题进行讨论。陈灵书指出了麦克尤恩《星期六》中的医学伦理及两种文化。蒋天平探析了《疾病解说者》中印度补充医学的市场医疗想象。龙艳霞讲述了《一个吸食鸦片者的自白》中鸦片战争的医学人文解读。彭新分析了坦桑尼亚小说家古尔纳《最后的礼物》一书中的伦理关照。施嘉翌聚焦于《番石榴园的喧闹》中替代医学对西方医学的反写和本土医学的建构。宋凌分析了卡佛的创作与AA的12步戒酒法。孙文静讲解了《烽火劫》中鸦片战争中的贸易与战争中伦理学思考。谭睿洁从表观遗传学的视角出发,分析阿拉文迪·阿迪加的《白老虎》中影响巴尔拉姆从一个低种姓阶级跨越到精英阶级的遗传与环境因素。王中强讨论了从《弗兰肯斯坦》到《别让我走》两部文学作品中医学伦理关切的变迁。徐琳琪基于文学伦理学批评,结合医学史、资本主义史等历史语境,分析萧伯纳的戏剧《医生的两难抉择》中里奇医生的伦理选择及其成因。张濒月运用精神病理学的方法分析哈罗德•品特《看管人》中人物荒诞的语言和行为,在观照与注目中把精神疾病与对社会的表征联系起来。周秀勤以凝视主体美国传教士作为关注对象,以被凝视的中国医疗空间作为客体,探讨来华美国传教士与被凝视的客体之间的权力关系。

分论坛34

文学伦理学批评与外国文学教育研究

本论坛由山东师范大学王卓教授与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刘雪岚教授联合主持及评议。本组聚焦于文学伦理学批评与外国文学教育研究进行讨论。孔媛以《简·皮特曼小姐的自传》为例分析了美国非裔教育伦理困境中的英雄主义;王聪将分析《西北》中的叙事策略与叙事伦理问题;王一典以《谁是未来的中队长》《我要我的雕刻刀》《独船》为例,采用文学伦理学的批评方法,分析作品中少年主人公的伦理选择和作家的伦理立场,并结合相关的批评文本深入分析其中的伦理问题及作家和批评家们的伦理观;郑松筠探讨了牙买加青少年小说中的共同体思想构建;朱科以《夏洛的网》为例,就作品怎样产生道德教化功能以及道德教育目标怎样对创作产生正向的引导这两个方面进行讨论,并最终指向美和善的关系;刘海英从梦幻叙事和伦理选择两个角度出发,探讨了济慈《恩底弥翁》中蕴含的丰富而深刻的伦理价值;王卓从英语成长小说与伦理教育的关系为出发点,探索文学伦理学批评视域下的英语成长小说独特的教育教诲功能;褚碧涵基于生命政治理论的免疫逻辑和共同体概念,从文学研究的社会及历史维度探讨现代生命政治空间的矛盾、危机与未来展望;牟群瑶运用文学伦理学批评,探析米沙克·阿萨尔《索苏的呼唤》中非洲鼓的意象在文中所体现出的生命意识;邱泽静探讨了阿迪契《紫木槿》中的伦理身份建构与文化教育主题;谭瑶以哈伯•李的小说《杀死一只知更鸟》为例,分析了个体的斯芬克斯因子主导下个体不同的道德伦理抉择;王德德运用文学伦理学批评理论对《麦田里的守望者》加以分析,探讨霍尔顿的伦理困境与伦理选择,发掘小说中深厚的伦理价值;周莹瑶从文学语言和感官经验切入,分析柯岩幼儿文学的教育性。

分论坛35

文学伦理学批评视野下的美国南方文学研究

本论坛由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吴瑾瑾教授主持,华中师范大学方幸福教授评议。本组聚焦文学伦理学批评视野下的美国南方文学,围绕16世纪末至二战后的美国南方作家创作展开。常剑若探讨了《外围黑暗》中存在主义荒谬世界的漂泊、求索和伦理救赎,分析了麦卡锡对于人类在荒谬而陌生的世界存在问题的思考;吴瑾瑾、陈子莹以《玫瑰如此之红》为例分析了南方创伤承载群体的伦理身份构建;方幸福就玛格丽特•沃克小说《欢乐》中的劳动伦理进行了阐释,指出这一劳动伦理折射了当时的社会阶层、政治生态,同时也稳定和固化了相应的社会结构和意识形态;侯月华分析了安德鲁•莱特尔《天鹅绒角》中卢修斯的伦理身份寻求,表现了莱特尔对当时南方社会的伦理关怀;华欣蓓对《格林利夫》中的双重叙事进程与伦理身份进行了探究,指出了梅夫人在双重伦理身份作用下必然的悲剧性命运;吴瑾瑾、李舆悦探讨了艾伦•泰特《父辈》中的南北内战创伤记忆选择与伦理身份重建,指出主人公代表的南方战败者形象的记忆伦理价值;刘媛媛以人物批判背后的社会批判为主题分析了《烧马棚》双重叙事进程中的伦理选择,对该小说的人物塑造和主题意义的复杂性形成了更加全面的认识;王朓分析了斯诺普斯三部曲的伦理探寻,指出福克纳对当时南方人的身份认同进行了有力干预、引导和思考;吴瑾瑾以《国王的人马》为例进行了罗伯特•潘•沃伦“爱与法”的双重伦理标准与道德观研究;曾玉玲对《夏伊洛公园》中的婚姻进行了伦理反思,体现了鲍比•安•梅森对婚姻伦理的关注;吴瑾瑾、张浩洋以唐纳德•戴维森《大型民谣狂欢会》为例分析了美国南方现代化进程中南方文化群体的伦理身份构建;张美杰进行了《喧哗与骚动》中昆丁的精神残疾与文化伦理批评;张山鸣探讨了《杀死一只知更鸟》的伦理立场,指出这种立场带有强烈的阶级色彩。

分论坛36

后殖民伦理批评及其与文学伦理学批评的互鉴

本论坛由东北师范大学徐彬教授主持,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刘齐平副教授评议。本组聚焦后殖民伦理批评及其与文学伦理学批评的互鉴,围绕后殖民身份、文学伦理学视角和相关叙事策略展开。曾光从伦理错位与男性气质的丧失入手进行小说《耻》中男主人公的性别解读;敬琼尧主要探讨非裔科幻小说《新星》中的圣杯叙事变体;李小洪分析了后殖民主义视角下《最后的莫西干人》邦波的身份杂糅;刘畅从文学伦理学的角度分析《黑暗之心》中的殖民主义;刘雨欣从民族英雄的重构方面来解读文学伦理学视域下马来西亚英语戏剧《杭都亚大帝的审判》;王旭红、谢牵和张桐瑜分别讨论了约翰·汤姆森镜头前的中国人形象、奈保尔《自由国度》中后现代他者伦理学解读以及《蛮夷的上帝》中的殖民与伦理冲突;郑可瑶从文学伦理学批评视角解读《白老虎》;左茂江探究了非洲未来主义视角下德拉尼《巴别-17》中的语言叙事;闫亚如探讨了《亚瑟与乔治》中的后殖民身份危机。

分论坛37

诗的言说与诗的伦理

本论坛由华中师范大学曾巍教授主持并评议。本组主要从文学伦理学批评角度研究古今中外的诗歌,既有在诗学理论层面展开的宏论,也有对作家作品的细读。崔子涵探讨了H.D.《海园》中的意象、声音与诗人伦理身份的建构;金涛以斯宾塞《仙后》中的河流婚礼为例,分析了英国早期现代河流诗歌与国家塑形的关系;赖梦莹以邓恩的《挽歌》为例,从爱情伦理的角度揭示了邓恩诗歌的伦理意义;袁丽讨论了伊丽莎白·毕晓普的体验-时间理念诗歌实践中的时间叙事伦理;任静怡以文学伦理学的批评方式对兰斯顿·休斯的诗歌《爵士十二式》进行了诠释;宋听月探究了当代汉诗历史人物引用书写与批评中的伦理倾向;王瑜分析了拉塞尔·埃德森诗歌审美视阈下的“另类”伦理叙事;Hussaini Addau Magaji 从精神分析的角度分析了伊德里斯·奥克帕纳奇的诗歌;吴群涛探究了鲍勃·迪伦《坎坷喧嚣的道路》中的复调与对话技巧及死亡书写;谢淑芬从文学伦理学的角度分析了玛丽安·摩尔所遭遇的伦理困境及不同阶段对伦理身份诉求所作的种种努力;郑春晓分析了露易丝·格吕克诗学伦理结的生成与解体机制;阮英民采用文学伦理学批评的教诲功能论解读了阮览胜儿童诗歌的伦理启蒙;朱慧敏分析了罗伯特·彭斯投射在其诗歌中的伦理身份与伦理选择;曾巍考察了诗歌形式的伦理意蕴,将文学的内部研究与外部研究相结合。

分论坛38

当代美国戏剧伦理批评研究

本论坛由广州大学张连桥教授主持,江汉大学李云峰老师评议。本组聚焦当代美国戏剧中的伦理书写,从文学伦理学批评的视域去解读作品,关注作品中的伦理困境与伦理选择等问题。赖倩怡从家庭伦理叙事与伦理身份构建的角度出发,解读《龙年》中的家庭伦理叙事展现出的捆绑式家庭关系,分析并探讨了主人公在族裔对立冲突中做出的伦理思考和选择;赖日升用文学伦理学批评视角出发揭示了《芝加哥性堕落》中的道德教诲价值;任晓分析了《普罗米修斯》中技艺和伦理的共同作用,展现了作品中人类文明的宏伟蓝图;石雁以“斯芬克斯因子”和“受虐妇女综合症”为借镜揭示20世纪初受虐家庭妇女所面临的家庭、社会和法律的三重伦理困境;孙里一以文学伦理学批评方法为视角探讨《我如何学会驾驶》中的伦理混乱和精神创伤,揭示了沃格尔戏剧创作的伦理意图;王维菁运用文学伦理学批评的方法解构《进入黑夜的漫漫旅程》中的“伦理困境”和“伦理选择”等“伦理结”,以此剖析剧中家庭悲剧的原因;张君仪通过马丁·麦克唐纳《荒凉的西部》对谢泼德《真实的西部》的互文来分析爱尔兰人民被边缘化的民族身份和生存困境;张连桥根据情感叙事学聚焦于《山羊,或谁是西尔维亚?》中的“不伦之恋”,揭示剧中人物的情感危机;张旭分析了《三臂人》中的非自然叙事与消费讽刺,呼唤时代价值定力与理想道德坐标的重塑;赵媛分析该《微妙的平衡》中的善与恶、精神满足与物质欲望以及个体生存意义存在与否等伦理冲突,探究托拜厄斯的伦理选择;周宁从女性视角出发,以基于女性经验的女性主义关怀伦理分析了人与自身、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分论坛39

文学伦理学批评与儿童文学研究

本论坛由北京语言大学张生珍教授主持、南昌工程学院王晓兰教授评议。本组聚焦文学伦理学批评与儿童文学研究,围绕儿童文学中的伦理困境、伦理身份、伦理选择等方面展开。常少华探究了菲利普·普尔曼《我是老鼠》中罗杰的伦理身份,分析了人的伦理化过程;李小凡探讨了现当代儿童文学中的有序剥落世界;刘庆来讨论了《铁路边的孩子们》中空间地理场域与道德伦理呈现的相互作用、相互生成的交互样态;卿翼帆通过总结中外儿童文学中几种普遍的老年形象分析了儿童文学中老年形象的价值功能建构;孙天娇以“格林童话”和“林兰童话”为例探讨了民间童话中的恐怖叙事与伦理困境;薛守瑞分析了涉疫书写下的儿童文学文本价值;刘惠敏从生存伦理、家庭伦理和人际伦理三个方面分析了《黑暗中的星光》中思妲尔面临的伦理困境和做出的伦理选择;金乘旭从《家》中儿童的双重特征分析了莫里森独特的“自然”黑人儿童观;林伟探讨了《别有洞天》中青少年在多种伦理选择活动中表现出的能动性;刘晓书从文学伦理学批评视角分析了《黑暗中的星光》中斯塔尔伦理困境的发生和伦理选择的嬗变;孙钰萌分析了文学伦理学批评视角下《小妇人》中的女性成长教诲;袁欣悦分析了《查理和巧克力工厂》中呈现出人类和非人类实体之间颠覆性的权力关系;张生珍挖掘了当代经典英美青少年小说中青少年能动性的内涵以及能动性与伦理选择间的关系;王晓兰通过《节碳日记》等环境恶托邦小说探讨了当代小说中的生态忧思与伦理警示。

分论坛40

文学伦理学批评与医学人文

本论坛由兰州大学张同胜教授主持,华中师范大学夏纪雪老师评议。本组聚焦文学伦理学批评与医学人文。陈曦探讨了毕淑敏《红处方》中的叙事医学特征和文学伦理学特征;郭芷彤探讨了美狄亚神话中的医学人文踪迹;韩铭用德勒兹的文学临床理论概念分析了《索拉里斯星》中的生命语言与生命伦理;黄婉秋探讨了《百年孤独》中医学人文的发展对伦理选择的影响;焦红燕探讨了《慢人》中疾病书写展示出来的伦理思考——对爱的呼吁;金敏娜从科幻小说和超现实主义出发,分析了巴拉德的《终端海滩》中创伤对人类的意义和影响;李嘉楠探讨了病态精神人格的产生与伦理秩序的缺失之间的关系;吕薇和雷艳妮用文学伦理学批评及早期现代梦理论分析了麦克白夫人所经历的伦理困境及惩罚;任婕探讨了《蝇王》中极权政治与主体消亡的伦理环境和工具理性与人类异化的伦理冲突;汪文君分析了赛珍珠的《永远长不大的孩子》中的文学和社会意义以及人道主义精神;王亚琪分析了五四女作家疾病言说双重性的指涉意义;张同胜用文学伦理学批评理论分析了杀首子民俗文化现象背后的政治创伤与宗教治疗;张珍用文学伦理学批评理论探讨了《献给阿尔杰农的花束》中智力欠缺人士查理的伦理身份重构;祝宇燕从文学伦理学的视角探讨了鲁迅小说疾病叙事中医者伦理身份的建构。

分论坛41

文学中的人兽变形与伦理张力

本论坛由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张欣教授主持,华中师范大学朱方芳老师评议。本组聚焦文学中的人兽变形与伦理张力,围绕作品中人兽变形的伦理选择、伦理主题及叙事伦理等多个角度展开。郭真巧从斯芬克斯因子的视角研究了《豪猪回忆录》中的伦理选择悲剧;康惠婷探讨了《夏洛特·坦普尔》中的情感困境与伦理选择;雷家琪从海德格尔的存在论视角出发,深入分析了《大海啊,大海》的道德生存主题;刘倩从斯芬克斯因子的角度阐释了《斯通纳》中主人公的伦理选择,并指出作品蕴涵的伦理教诲作用;彭梦岩以双重叙事动力为切入点,对比分析了《老无所依》中的人物形象、主题意义以及审美价值等;戚翼飞以《迷蝶志》等作品为例探讨了台湾作家吴明益的自然书写小说的生成机制和审美体验;孙诗淳主要从小说的性别政治以及社会性别身份、社会身份双重禁锢两个方面解析《瓊嬉》的深意和作家的意图;谭淑文分析了《老虎新娘》中的人兽变形主题,并借此指出作家写作中的伦理取向;魏楚璇聚焦于《尼尔斯骑鹅旅行记》中主人公的道德成长过程,揭示了作品蕴涵的动物伦理思想;闫寒探讨了《洪水之年》中的斯芬克斯因子和全球气候变化之间的关系,反思人类中心主义;张旻溦结合情动理论和修辞性叙事理论研究了《克拉拉与太阳》中的不可靠叙事;何淑敏分析了《狩猎愉快》中主人公的身体变形方式,对女性的生存困境进行反思;刘贻丹从斯芬克斯因子的视角阐释了《莫罗博士岛》中主人公的伦理选择;杨芷江对比分析了《德伯家的苔丝》与《秦腔》中的乡土伦理叙事,探讨不同伦理困境下的伦理身份与伦理选择;张欣从不可靠叙事、伦理困境和族裔表征等方面对比分析了戏剧《蝴蝶君》的1988年和2017年两个版本的叙事伦理流变。

分论坛42

亚洲文学的伦理表达与跨学科研究

本论坛由黄冈师范学院郑新刚副教授主持,华中师范大学池水涌教授评议。本组聚焦于亚洲文学的伦理表达与跨学科研究,既有运用文学伦理学批评方法对具体作品的解读,也有对文学伦理学批评理论本身的探讨。池水涌介绍了文学伦理学批评在韩国的接受、传播及批评实践概况;郭昆仑以《地球之眼》和《营救麦克黄》两部作品为中心,分析了石一枫小说中对道德问题反复书写的价值;胡宁以九皇爷传说为例,探究了马来西亚华人社会对中国民间传说的伦理选择和实践指引;黄如怡通过分析《边城》中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生与死的伦理选择冲突下发生的悲剧,认为《边城》是借边城人文讲述的沈从文的生命伦理哲学;李胜云借助文学伦理学批评方法分析了陆俊超系列小说中的“斗争”和“海洋命运共同体”主题书写;卢朋佳探究了毕飞宇《推拿》中的底层叙事的呈现以及伦理意义的表达;穆锌分析了黑岛传治小说《武装的街巷》中的人物伦理形象以及他们所面临的伦理困境和伦理选择等问题,指出小说揭示了战争带给普通民众的心理创伤以及人与自我、人与他人、人与社会关系异化的社会真相;曲丽丽论述了《雷雨》中周萍所面临的伦理困境、做出的伦理选择和由此产生的警示意义;邵若晨从伦理身份和伦理选择两个角度出发,比较了民间童话《桃太郎》与介川龙之介《桃太郎》的异同,挖掘了《桃太郎》作为文学经典的伦理价值;吴江舒悦分析了冈本加乃子女性小说中的母亲伦理身份建构,从女性教育和佛教转化两方面总结女性伦理教诲的内涵及其国家主义本质;许圆圆以大城立裕《神女》为中心,从文学伦理学角度探究了古琉球王权下的伦理叙事;袁湘生对文学伦理学批评理论的三个阶段、文学的分类以及适用性等问题做出了探讨;赵文森对延安小说的家国伦理关系进行了思考,认为通过“救亡”叙事的介入,延安小说对家庭的反抗更多地与国家的前途和命运联系在一起,个人仍然处于家庭和革命的矛盾之间;郑新刚在关怀伦理视阈下对日本奇迹派私小说中两性关系的书写进行了解读,认为从《奇迹》时代到后《奇迹》时代两性关系的书写发生了从基于公正伦理到基于关怀伦理考的转变。

分论坛43

亚洲文学的伦理表达与跨学科研究(二)

本论坛由江南大学袁雪生教授主持,黄冈师范学院晏微微副教授评议。本组主要从文学伦理学批评视角出发,聚焦于亚洲文学的伦理表达与跨学科研究。卢军霞以《复眼人》《零地点》《2069》为对象探讨了台湾当代科幻文学中的生态伦理思想;常玲子分析了村上春树《寻羊冒险记》中“羊博士”、右翼分子“先生”与“鼠”在人性因子与兽性因子的伦理冲突中做出的伦理选择与理性反思;陈廷仁和阮氏武怀阐述了越南当代作家刘光武民间故事题材戏剧中斯芬克斯因子和伦理禁忌对伦理选择产生的影响;黄开红从文学伦理学视角出发,比较了《西游记》中孙悟空与《在路上》中迪恩·莫里亚蒂不同层次的自由意志;黄子祺解读了不同阶段的《抗战儿童》杂志体现出的儿童在特殊的战争伦理环境中对自我伦理身份的认知变化及其伦理选择;梁夫永分析了安部公房《他人的脸》中丈夫的假面与近乎变态的伦理选择导致的悲剧性结局;李恒顺从文学伦理学的角度重读《朝花夕拾》,指出了鲁迅对新旧伦理道德的反思和批判;李玲围绕以都贺庭钟的《英草纸》、《繁野话》和浅井了意的《伽婢子》和《狗张子》这四部作品为代表探究了日本近世志怪小说的伦理选择倾向;孙丁凡分析了当代作家宗璞《野葫芦引》中的家庭伦理和民族国家共同体;吴松从《人造美人》中的人类及非人类意象切入,指出了人类思维与科技逻辑之间存在着不可逾越的鸿沟;肖冠南讨论了马来西亚华人作家潘友来短篇小说中的身份认同建构与伦理书写;晏微微通过比较20世纪斯里兰卡小说家古纳达萨·里亚那盖和M·魏克拉玛辛诃的代表作探讨了斯里兰卡文学中的宗教伦理问题;袁雪生剖析了孟加拉裔英国作家塔米玛•安南“孟加拉三部曲”中的战争书写和难民叙事,指出作品中珍视个体生命、反对战争暴力的伦理反思;张阳从水户学派《大日本史》的编纂困境出发,分析了水户藩内尊王攘夷思想的形成。

分论坛44

文学伦理学批评与加勒比文学研究

本论坛由曲阜师范大学林瑛副教授主持,林瑛副教授与复旦大学邹萍副教授共同评议。本组聚焦文学伦理学批评与加勒比文学研究,围绕加勒比文学相关的书写与想象、加勒比文学创作者和加勒比诗学展开。高卫泉探究了莎士比亚《暴风雨》的创作资源,论述了三种凯尔特-加勒比想象;林瑛分析了从加勒比流散至英国的“疾风一代”情感结构的伦理表达;刘桂杰从技术、生命与伦理的角度讨论《双百人》对机器人的“人化”书写;盛小红分析了牙买加·金凯德笔下植物流动性的花园书写反映的世界主义伦理观;谢涛和张静分别用文学伦理学批评理论分析了翁达杰小说《安尼尔的鬼魂》中的世界主义与主人公的伦理困境和伦理选择、福克纳小说《押沙龙,押沙龙!》中萨德本家族悲剧中的伦理身份和伦理选择。张瑞比较并分析了《让人东倒西歪的酒》中选择殖民伦理和解放伦理的两种人物形象;朱昭年用进化论逻辑视域重新审视了《弗兰肯斯坦》的创作条件;邹萍探究了玛依拉·蒙特罗小说《你,黑暗》的“水”叙事与加勒比书写中展现的生态伦理观念。

分论坛45

比较文学文化伦理学阐释

本论坛由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陈开举教授主持,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郑杰教授评议。本组聚焦比较文学文化伦理学阐释以及相关议题。陈开举老师分享了《中华民族思想的基本要素:从〈西游记〉谈起》(Essential Elements of Chinese Ideology: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Journey to the West),从《西游记》出发,阐释中华民族文化基本要素的形成要因。陈婉倩分析了《人世间》中空间叙事展现的伦理秩序的破败与重构;马骁探讨了文学伦理学批评对外国文学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作用;刘江探讨了《饥饿游戏》中的战争神话与伦理选择;盛尹桑通过对18世纪伏尔泰时代与当代文化语境中《老实人》的诠释讨论伏尔泰对伦理问题的矛盾态度以及《老实人》的教化作用;徐桔林讨论电影《第十一回》中的经验、现实和真实中的伦理审视;于雪莹以许鞍华电影为例,探讨当代香港电影日常伦理叙事转向;张潇文从伦理身份的角度阐释萧伯纳的《卖花女》中人物和共同体意蕴;杨珂通过对《饥饿游戏》中大众媒介机制的探讨来反思现代权力机制;庄晴从文学伦理和批评和女性主义理论的视角对《榆树下的欲望》和《雷雨》两部作品中的乱伦主体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本论坛还有四位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黄浦高等研究院的留学生,Busani Ngcaweni运用当代文学理论分析布克奖作品《承诺》的伦理问题,评估南非长期以土地所有权为中心母题的文学传统,Chaman Ali Mohibbi讨论了公共文学中的文化批评伦理与伦理批评文化问题,Pabin Dhakal研究了文学伦理学批评在重振和复兴文学方面的宝贵作用,Piyush Shrestha探讨了目前中国和尼泊尔联合创作的文学作品,中-尼文学是“一带一路”成功的文学实践。本论坛充分展现了文学伦理学具有跨文化、跨语言、跨媒介的多元理论空间。

【END】

责任编辑 | 刘晨茜、文思远 

审校 | 刘兮颖


往 期 回 顾

国际文学伦理学批评研究会二〇二三年新年贺词会议快讯||第12届国际文学伦理学批评研究会年会在华中师范大学隆重开幕
会议快讯 || 第四届文学伦理学批评跨学科研究大学生领航论坛在浙江大学成功举办会议通知 || 紫金港跨学科国际讲坛:第四届文学伦理学批评跨学科研究大学生领航论坛会议日程 || 第四届文学伦理学批评跨学科研究大学生领航论坛
会议通知 || 文学伦理学批评20年:回顾与展望——第12届国际文学伦理学批评研究会年会(第2号通知)分论坛介绍|| 第十二届文学伦理学批评研究会年会(更新版)第三届文学伦理学批评跨学科研究大学生领航论坛在浙江大学成功举办
第二届文学伦理学批评跨学科研究大学生领航论坛在浙江大学成功举办第一届文学伦理学批评跨学科研究大学生领航论坛在浙江大学成功举办第十一届国际文学伦理学批评研究会年会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隆重开幕
第十届文学伦理学批评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科技大学顺利召开第九届文学伦理学批评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浙江大学隆重开幕第二期文学伦理学批评国际研修班在浙江大学成功举办第一期文学伦理学批评国际研修班在浙江大学成功举办“紫金港大学生领航论坛·院士巡回讲座”第一期四场讲座成功举办“紫金港大学生领航论坛·院士巡回讲座”第二期四场讲座成功举办“紫金港大学生领航论坛·院士巡回讲座”第三期三场讲座成功举办聂珍钊著  周露译 ||《文学伦理学批评导论》俄文版由圣彼得堡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聂珍钊著 / 林大根等译 ||《文学伦理学批评导论》韩文版由韩国外国语大学知识出版院(HUINE)出版发行
聂珍钊 || 文学伦理学批评的价值选择与理论建构
聂珍钊 || 论人的认知与意识
聂珍钊 || 论脑文本与语言生成聂珍钊 || 论语言生成的伦理机制文学伦理学批评术语:自然选择与伦理选择文学伦理学批评术语:脑文本、书写文本、电子文本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